聯系電話

研修課程

內訓

學位

首頁 > 企業內訓 > 市場營銷內訓--數字化營銷

市場營銷內訓--數字化營銷

發布時間:2022-06-14 點擊次數:311 來源:企業內訓

[課程背景]

2021年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中在“十四五”期間主要目標任務中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化經濟新優勢,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轉型。

在十九屆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決定》中指出“健全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這是國家首次從制度層面上確立了”數據“做為生產要素的重要地位。如何促進數據要素有效參與價值創造和分配,成為數據新時代交給我們的重要課題。

數字化大潮正在引發社會各行業、各領域新思路、新模式的重大變革,全新構建“數據驅動、萬物互聯、智能引領、跨界整合“的新業態。而營銷做為企業的輸血功能和主要抓手,也必須抓住機會,以業務價值為核心騷動轉型升級。誰能抓住這個機遇,就很有可能成為同行業中的領跑者。

時代發展日新月異,客戶群體思維發生了變化,消費場景也在變化,而數字化可以將人們所生活的真實世界和虛擬的數字表達連接起來,深度洞察客戶心理,實現全生命周期管理,讓客戶形成依賴,提供讓客戶離不開你的“管家“和”顧問“服務。

本課程以營銷3.0時代的視角,從戰略層面、管理層面、操作層面,系統講解營銷數字化、服務數字化和數字化時代CRM3.0模型與案例,讓數字化營銷在企業落地生根,推動客戶高流量、高轉化、高留存,以此提高客戶的高黏度。

適用對象:總經理、副總經理、營銷總監、營銷經理及營銷精英

授課方式:采用互動式教學、案例分析、小組討論、PK訓練、情景演練;

授課時間:1天/6小時

[課程收獲]

深入了解企業數字化轉型;

數字化分類和營銷體系的搭建;

數字服務化,進行客戶全觸點業務設計;

數字生態化,進行客戶全生命周期管理。

[課程大綱]

第一講:未來已來-數據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案例:從螞蟻金服的估值看數據的重要性

1、數據已成為新的生產要素

1)國家政策導向,制度層面的肯定

2)數據將列為企業的資產負債表

3)數據資產的價值將走進資本市場

2、非數字原生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挑戰

業態特征:產業鏈條長、多業態并存

運營環境:數據交互和共享風險高

IT建設過程:數據復雜,歷史包袱重

數據質量:數據可信和一致化的要求程度高

3、建立數字化組織,打通信息孤島

1)企業數據中臺創建

2)數據的清潔度、及時性和有效性

3)數據湖與數據底座的建設

4)數據采集與導入

5)數據更新與使用

4、以統一語言為核心的結構化數據管理

1)基礎數據治理

2)主數據治理

3)事務數據治理

4)報告數據治理

觀測數據治理

規則數據治理

5、外來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管理

1)外來數據的價值衡量

2)非結構化數據的統一要求

第二講:數字賦能-線上線下高度融合

1、信息流:高效性VS體驗性

1)線上:信息無邊界,搜一搜就在眼前

2)線下:無法取代的體驗性

3)數字化賦能:用數據為體驗性插上效率的翅膀

2、資金流:便捷性VS可信性

1)線上:前所未有的的便捷

2)線下:見面更讓人放心

3)數字化賦能:用數據建立新的信用

3、物流:跨度性VS即得性

1)線上:物品跨越全世界

2)線下:需要就要立馬得到

3)數字化賦能:大數據全面整合“快”和“近”

案例:傳統小店,搖身變成“大流量收集器”

第三講:坪效革命-從“人”的角度提高“場”的營收

1、怎樣建立“私域流量池”?

1)流量:一切與消費者的觸點

2)轉化率:找對社群很重要

3)客單價:洞察客戶,提高連帶銷售

4)復購率:客戶“忠誠度”培養

案例:小米之家,如何做到20倍坪效?

2、短路經濟:環節超短,效率越高

1)什么叫“定倍率”

2)正向模式-短路環節解析

3)反向模式-讓庫存為“零”,走高質低價路線

案例:海爾的無燈工廠

第四講:數字營銷-市場破局與業務設計

案例:某企業遭遇業績瓶頸,通過數字服務化進行全新業務設計,營收提高56%。

1、用數字營銷手段進行全新業務設計

1)客戶細分(我們選擇什么樣的客戶?)

2)極致產品價值(客戶為什么選擇我們?)

3)一句心動的廣告語(客戶興趣點)

4)低成本觸達客戶(業務開發)

5)成功的盈利模型(持續購買)

6)領軍人物與超人組合(點將布陣)

研討:業務設計-布戰略(研討-點評-輸出方案)

2、差異化市場競爭

1)產品技術差異化

2)解決方案差異化

3)服務增值差異化

4)銷售回款差異化


企業市場營銷內訓數字化營銷技巧培訓課程數字化營銷培訓課程

聲明: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課程簡章、師資介紹等內容均為第三方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部分報媒/平媒內容轉載自網絡合作媒體),僅供學習參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
Processed in 1.434627 Second , 79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