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課程
培訓對象:企業管理人員
課程收益:
一、提升整個組織的學習氣氛、充分發揮組織每一個成員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建立一種有機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續發展的組織。
二、讓學員了解四個主要的系統思維方法:整體法、結構法、要素法和功能法,培養學員的全局思維能力。
三、深入學習系統循環圖和系統循環圖組成的十個基礎模型,并具備相應的動手實操能力;
四、本課程為國內首創將系統循環圖作為工具并加以運用,通過系統基模分類和學習,能夠做到切切實實解決企業中的問題,構建真正行之有效的“學習型組織”。
授課模式:
專題講授+案例分析+小組討論+學員分享
課時:1天
課程大綱:
第一章系統思維概述
1、關于優勢的再定義:亞當·斯密VS大衛·李嘉圖
絕對優勢:從絕對領先的方面入手
比較優勢:從劣勢較小的方面突破
2、系統思維:見樹,又見森林
3、用整體的觀點來觀察和思維
整體>所有部分之和
成就整體才能成就你
4、系統思維與一般思維的區別
組成整體的各元素之間存在著復雜的聯系和微妙的平衡,而不僅僅是簡單的因果關系。
關鍵的問題、問題的關鍵、關鍵的關聯
短視:只看得到眼前的、近期的利益。常發生無視整體利益,最終喪失自己利益的事情。
豎井:片面的看待問題。把自己局限在小圈子里尋找解決辦法,往往無法真正的解決問題。
5、南宋臨安小吃攤的故事
關鍵的問題、問題的關鍵、關鍵的關聯。
6、系統思維在企業管理中的價值
穩健源于成熟,競爭力、成熟源于對整體結構及發展規律的深度認知。
第二章系統思維方法
1、整體法:在分析和處理問題的過程中,始終從整體來考慮,把整體放在第一位,而不讓任何部分的東西凌駕于整體之上。
2、結構法:注意系統內部的結構性。系統由各部分組成,部分與部分之間組合是否合理,對系統有很大影響。
3、要素法:要素在系統各因素中往往占據重要地位,支配或影響著其它因素,要使整個系統正常運轉并發揮最好的作用或處于最佳狀態,必須對要素考察周全,充分發揮要素的作用。
4、功能法:為了使一個系統呈現出最佳態勢,從大局出發來調整或是改變系統內部各部分的功能與作用。
第三章系統循環圖
1、循環圖構成:變量、連接
變量可分成兩類:存量和流量;任何一個存量都有至少一個輸入流量和一個輸出流量。
連接是指變量之間的內在聯系;有且只有兩各連接:同向(+)、反向(-)連接;時間滯延是連接的一種屬性,指變量間的相互作用在時間上有一定延遲。
2、循環圖類型:增強型、調節型
增強型回路特征:回路中有0個或偶數個“-”,就是增強回路;整個系統功能表現為指數增長或指數衰退;意義:指導系統增長或消除系統弊端。
調節性回路特征:回路中有奇數個"-",是調節回路;整個系統功能表現為上升或下降越來越慢,最終向某一目標靠近;意義:研究或消除阻力或限制因素干預或解決問題平衡或實現目標。
3、從五個維度對系統邊界進行定義
相關性程度、征詢意見、混亂繁復需反思、使用懸擺、你的興趣。
4、推動成長型基模
“關鍵轉折點”預警信號:怎么推了半天,沒有什么效果?
“成長上限”預警信號:(前期)沒什么好擔心的,我們正在快速成長;(中期)有存在一些問題,但我們能夠應對;(后期)我們努力地跑,但好像一直在原地踏步,我們越用力,遇到的阻力越大。
“富者愈富”預警信號:一山不容二虎、一個越來越好,一個越來越差。
“共同悲劇”預警信號:過去大家都很富足,現在形勢不好了,我必須更加努力,才能獲得一些收益。
“成長與投資不足”預警信號:我們過去快速成長,但現在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們過去一直是最好的,但現在要儲備資源而不是過度投資。
5、解決問題型基模
“延遲反應”預警信號:我認為我們能處于平衡狀態,但后來發現行動過了頭。
“飲鴆止渴”預警信號:以前這樣做一直有效。為什么現在不靈了?
“舍本逐末”預警信號:(前期)這方案一直有效;(中期)好像有問題,但還能應付;(后期)越努力解決問題,好像問題越嚴重。
“目標侵蝕”預警信號:標準稍微降低一點點,沒什么大問題,等事情過去以后再把標準提上來。
“惡性競爭”預警信號:對方如果慢下來,我們就能停止這無謂的爭斗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我們只是應戰,對方卻步步緊逼。
第四章復雜問題處理
1、復雜性分析:元素眾多、重點要素難以把握、元素之間的關聯
2、復雜問題破解:重點元素篩選、理清關鍵、找到突破點
3、案例:一個夾縫中的管理者
王小明新晉升為某班班長,針對班組安全生產較差的現狀,提出了近期主抓安全管理的班組工作規劃。但實踐效果很差。老徐是班內的老員工,老資歷:這不是做秀嗎?他懂什么安全管理?我們抓安全生產的時候,他還不知道在那里。小馬是班內的業務骨干:這么重的工作任務!哪還有時間整這些東西?小張是新人,態度很好意愿很高,但技能和實際操作能力很差。在工作中常留下安全隱患,也不知道如何去改善,甚至害怕面對這一問題。王班長該怎么辦?
3、案例:富者愈富還是共同悲劇?
李明原來是某分公司市場部經理,工作能力較強,后來他被總公司領導調派到另一分公司擔任市場部經理。李明到任后發現,原來市場部有張、劉兩位副經理都資歷深厚,且有一定的群眾基礎,并且他們兩都想扶正。領導覺得提升哪一個,另一個都不好做工作,于是決定都不提拔,空降李明來擔任經理。現在張、劉兩位副經理不僅不支持李明的工作,反而對他還有抵觸情緒。李明該如何化解這個局面?
4、案例:都是支票惹的禍?
5、案例:局長大人駕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