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課程
課程背景:
TWI(Training Within Industry)一線管理者技能訓練,精益生產的基礎,企業實現持續改善文化的秘訣。起源于20世紀20年代的英國,二戰期間被美國軍方采用,1950年TWI首次日本,率先在豐田,日產,東芝,三菱等企業全面展開。至今在日本已有超過1200萬名現場管理者接受了TWI培訓。如今,TWI已經成為日、歐、美、韓、臺等各國及地區公認的一線管理者有效的技能訓練課程。
豐田公司從20世紀50年代引進TWI培訓體系以來,距今已經60多年了,現如今,他們仍然在原汁原味的使用者,仍然做為公司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體系。從某種意義上來講:
豐田之所以能成為世界制造業的標兵,是和TWI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的。
本課程依據日產訓原版教材和原版教學方法,學員能學習到國外版權課程內容,同時確保企業一線管理者學習后能速度提升現場管理、現場標準推進、現場改善的能力。
TWI四大模塊
工作指導JI--指導的技能(Job Instruction)
工作關系JR--待人的技能(Job Relations)
工作關系JM--改善的技能(Job Methods)
工作安全JS--安全作業的技能(Job Safety)
課程收益:
▲掌握改善工作中的人際關系四階段法
▲掌握有效教導下屬工作技能的四階段法
▲掌握進行現場的工作改善的四階段法
▲掌握提高生產效率的具體工具(動作分析、流程分析等IE手法工具)
▲掌握做好工作安全的四階段法
▲掌握標準化的工作方法
課程特色:
●成熟:針對一線管理者培訓的基礎課程,高度定型化、標準化。
●實用:把現場的問題和素材帶入教室。通過實際操作進行訓練,實踐性強。
●速效:比起知識更強調技能,更重視“應會”,學后立即運用,可立竿見影。
●簡單:講義通俗易懂,把管理技能歸結為一張“4階段法”卡片,現場易于執行!
課程時間:6——8天,7小時/天
課程對象:車間主任、主管、班組長、品質管理、統計人員、儲備干部等管理人員
課程方式:課程講授40%,視頻與文字案例分析及互動研討10%,實操練習50%
課程特色:本課程以學員現場演練為主
課程落地表單與工具:《現場問題解決》、《訓練預定計劃表》、《工序分解表》、《安全分析表》、《作業分解表》
課程大綱
第一講:一線管理者職責與日常工作要求
一、一線管理者的責任與任務
二、一線管理者必備的5個工作技能
1.工作的知識
2.職責的知識
3.指導的技能
4.改善的技能
5.待人的技能
三、一線管理者五大領導力建設
1.改善能力
2.教練能力
3.激勵能力
4.解決問題能力
5.目標規劃能力
四、一線管理者五大改善要求
要求1:效率改善
要求2:品質改善
要求3:設備改善
要求4:績效改善
要求5:員工提升
五、現代一線管理者與傳統一線管理者五大不同要求
要求1:追求無止境
要求2:更強調改善
要求3:重視標準化
要求4:重視員工教導
要求5:重視降本增效
第二講:TWI介紹
一、TWI定義介紹(兩大基本理念)
1.尊重人性,即承認世間每一個人的存在價值及尊嚴
2.用科學的方法;領導班組團隊,正確指導工作,消除生產中的浪費
二、TWI發展史介紹
1.美國形成過程
2.日本發展過程
3.中國目前情況
三、TWI模塊介紹
1.工作教導(JI)
2.工作改善(JM)
3.工作關系(JR)
4.工作安全(JS)
第三講:工作關系(JR)與部屬關系
一、一線管理者常常會遇到7種類型員工
類型1: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新人
類型2:有工作經驗但工作性質不同
類型3:年資比自己久的人
類型4:技術比自己強的人
類型5:任勞任怨的人
類型6:有明顯人際關系網絡的人
類型7:年代差距大的人
二、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四要訣
要訣一:要告訴下屬工作情形如何
1)明確下屬應如何去做
2)指導下屬如何做得更好
要訣二:表現好時及時表揚
1)注意發現與平時不同的出色表現
2)應能趁熱打鐵,激勵下屬繼續努力
要訣三:對下屬有影響的變動,要事先告知
1)應該盡量說明變動的原因
2)設法使下屬接受變動
要訣四:充分發揮下屬的能力
1)積極挖掘下屬的潛在能力
2)絕不妨礙下屬的發展前途
三、工作現場問題的解決方法
1.工作現場問題的解決方法的課題
2.四階段法
第1階段:掌握事實
第2階段:慎思決定
第3階段:采取措施
第4階段:確認結果
四、問題的類型及把握時機
時機1:預想到的
時機2:感覺到的
時機3:找上門的
時機4:跳進去的
五、掌握想法與心情的方法
1.不要與他爭論
2.使他表明心事
3.不要打斷說話
4.不要過早結論
5.不要獨占說話
6.做個好的聽眾
學員帶來的問題現場實習(注:練習2個學員帶來的問題)
六、運用二級反饋與負面反饋塑造員工的行為
1.溝通視窗的四個象限:公開象限、隱私象限、盲點象限、潛能象限
2.零級反饋:沒有任何反應
3.一級反饋:只說好不說明理由(含提拔與發獎金)
4.二級反饋:贊美好,并說明理由
5.二級反饋的三個關鍵點
關鍵點1:平常多去發現伙伴們身上的亮點,而不是不足
關鍵點2:肯定伙伴的過程和動機,而不是結果
關鍵點3:表揚之后,不要去提更高的要求
案例分享:別把自己不當干部
現場演練:對您的組員做二級反饋
6.負面反饋的7個步驟
1)準備:為此次有效的“批評”做好前期準備
2)設定情境:開門見山,不繞圈子
3)給予反饋:運用BIC模型反饋,一口氣說完,讓對方安全
4)傾聽鼓勵:請對方說明問題發生原因,反應情感并鼓勵
5)商討改變:由對方先提改善對策,萬一不會,領導再補充
6)行動總結:確認并總結對策內容與完成計劃
7)跟進計劃:跟進并落實計劃
現場演練:新任車間主任如何與不滿員工溝通
第四講:工作教導(JI)與部屬培訓
一、不完善的指導方法
1.只是說給員工聽
2.只是做給員工看
3.說加做,但是不讓員工練習
視頻案例&互動思考:車間教導放盒子
二、成人學習的特點
1.遺忘速度快==》以演練為主
2.注意力持續時間短==》模塊化、步驟化
3.自尊心強,怕失敗==》以學習者為中心
4.目的性強,希望即學即用==》安排實做與追蹤考查
5.在既有經驗上展開學習==》活用舊經驗幫助學習
視頻案例&互動思考:發牌指令
三、工作教導的四階段法
1.學習準備
1)使學習者輕松愉快
2)告訴他將做何種工作
3)了解他對這項工作的認識程度
4)激發他對這項工作的興趣
5)使他進入正確的學習位置
2.傳授工作
1)將主要步驟一步步地說明示范
2)明確強調要點
3)清楚、耐心地指導,說明要點的理由
4)注意不要超過TA的理解能力
3.嘗試練習
1)連貫性做完,讓TA分享,教導者輔導
2)讓TA一邊做一邊說步驟、要點
3)教導者說步驟和要點,TA邊做邊說理由
4.效果追蹤
1)請他開始工作
2)制定協助他的人
3)常常檢查
4)鼓勵發問
5)逐漸減少指導
現場教學與練習:運用教學四階段法教會下屬學會打燈火結
四、制作訓練預定(實操)
1.制作「訓練預定計劃表」的方法
2.多能工培養
3.現場演練學員各自的「訓練預定計劃表」
五、工作教導前的四項準備工作
1.制作「作業分解表」
2.對將要進行指導的工作進行「作業分解」
1)要點有三個條件:成敗、安全、易做
2)主要步驟的自問
3)要點/理由的自問
4)作業指導書VS作業分解
3.事前準備好指導中所必須的「設備,工具和材料」
1)訓練時候教學設備等
2)教學材料(筆或學員自帶)
4.整頓好指導時所需的「工作場所」
六、案例現場演練(實操)
現場演練題目——裝筆,教導其他組成員,老師點評,PK評比
第三講:工作改善(JM)的方法
一、什么是現場改善
1.生產現場常見的問題
2.改善的目標
3.PDCA與SDCA雙循環
4.理解現場改善
5.改善的10條靈魂
二、工作改善的四階段法
案例分析:生產無線電屏蔽板的改善前后差異分析
第1階段:分解作業
1)把現在方法的全部細節毫無遺漏地詳細記錄下來
2)工作改善的作業細節應盡可能避免直接描述目的,而是要描述達到目的的過程,
第2階段:自問細節
1)進行5W1H自問
2)同時對下列9個項目進行自問
材料、機器、設備、工具、設計、配置、動作、安全、整理整頓
第3階段:構思新法
1)去除不必要的細節
2)盡可能合并細節
3)按照好的順序重組細節
4)簡化必要的細節
第4階段:實施新法
1)使上司接受新方法
2)使部屬接受新方法
3)取得有關安全、品質、產量、成本的相關人員的最后的許可
4)把新方法付諸于工作,用到下次改善成功為止
5)承認別人的功績
案例分享:包裝搬運的改善
三、問題分析與解決思路與常用方法
方法1:豐田神圖五問分析法
方法2:豐田TBP問題分析法
案例研討:學員提供、各組各自分析
四、改善案例現場演練(實操)
1.各組學員分別提出現場問題
1)現場演繹問題
2)運用分析法進行分析
3)補充提問
2.現場改善
1)按分析表進行歸納
2)ECRS
3)形成新的工作流程或方法
第四講:工作安全(JS)的方法
一、安全的定義、事故分析、災害事故研討
1.工作安全:將間接原因,直接原因與事故·災害之間的連鎖切斷,消除安全隱患
2.損失發生原因、來源與控制實例研討
3.事故原因類型分析與記錄統計使用
二、災害原因類型與防止實例研討
1.災害的工作環境研討
2.事故防止的必要
3.災害的原因事例分析
案例分析:浙江某企業起火事故調查與改善
三、工作安全的四階段法
1.查明原因
2.慎思決定
3.實施對策
4.檢查結果
四、安全生產十大定律
1.不等式法則
2.九零法則
3.羅氏法則
4.金字塔法則(成本法則)
5.市場法則
6.多米諾法則
7.海因里希法則
8.慧眼法則
9.南風法則(溫暖法則)
10.橋墩法則
案例研討:學員提供、各組各自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