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電話

研修課程

內訓

學位

首頁 > 企業內訓 > 生產管理內訓--“生命體”班組建設

生產管理內訓--“生命體”班組建設

發布時間:2022-06-13 點擊次數:315 來源:企業內訓

課程背景:

班組作為企業的細胞,承載著企業的一切生命經營活動。追溯班組的起源與發展,把握班組進化的特征與規律,分析班組的演進邏輯和驅動因素,是建設生命體班組的基礎。

在隨著“大云物移”、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興起,為班組組織模式變革提供了新的動力。基于傳統職能管控的班組將逐步向具有“生命體”自驅動特征的班組加速轉型,智慧作業、資源蔣共享、創造價值,移動互聯等成為時期信息時代班組的典型特征。隨著新技術高速發展,智慧機器將作為班組成員與人“共舞”。未來班組邊界日趨模糊,人機協作,人機互融將逐步變為現實。

課程收益:

?正確理解新時期企業發展趨勢要求

?理解“生命體”班組的內涵,融入班組管理體系

?掌握“生命體”班組的整體框架模式

?掌握“生命體”班組的組織的實施策略

?掌握“生命體”班組建設的業務模式與創新要求

?掌握“生命體”班組建設中團隊文化的實施策略

?掌握“生命體”班組建設的保障體系方法

課程時間:1~2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新時代班組管理者

課程方式:引導講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行動計劃、情境模擬等多樣化的方式綜合授課

課程大綱:

第一講:新時期的發展趨勢分析

1.企業未來影響

1)能源互聯網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機遇

2)能源互聯網帶來挑戰與沖擊不可忽視

2.未來發展趨勢

1)管理精益化

2)技術智能化

3)隊伍多元化

4)關系契約化

5)視野全球化

第二講:“生命體”班組概念與內涵

1.傳統班組與新時期班組區別:從1.0~5.0

2.新時期班組的目的與意義

3.新時期班組的發展理論依據

4.“生命體”班組發展過程的假設與演化

5.“生命體”班組建設的內涵

6.“生命體“班組的核心理念

1)開放

2)智慧

3)價值

4)創造

7.生命體班組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定位

1)客戶服務第一線

2)企業管理第一線

3)職工成長第一站

4)創新發展第一源

8.“生命體”班組的主要特征

1)自我驅動

2)價值創造

3)智慧分析

4)資源響應

5)創新創效

第三講:“生命體”班組的框架模型

1.生命體班組核心目標——促進國家電網班組層面實現三大轉變

1)由端業務執行單無向前端價值創造單元轉變

2)由勞緊密性向科技加驅動型組織轉變

3)由專業向精細工分工向一專多能、高效協同化隊伍轉變

2.生命體班組四大原則

1)堅持人本化理念

2)堅持市場化導向

3)堅持精益化管理

4)堅持信息化驅動

3.生命體班組三大重點

1)組織管理變革

2)業務模式創新

3)班組活動激發

4.生命體班組五項保障

1)組織管理保障

2)數據技術保障

3)創新機制保障

4)激勵約束保障

第四講:“生命體”班組組織管理變革策略

1.組織形態四大需求

1)匯聚人才

2)包容開發

3)促進協同

4)成就需求

2.組織的柔性集成

1)班組內部形成市場導向、專業融合的組織模式

2)班組之間建立網狀互聯、價值驅動的組織模式

3)班組向上形成前端反饋、雙向交互的組織模式

3.組織的實施策略

1)加強前端的資源要素整合能力

2)提高后臺的科學決策支撐能力

3)合理授權以提高市場響應能力

第五講:“生命體”班組業務模式創新

1.業務模式的發展分析

1)能源互聯網將打破行業壁壘加速跨界競爭

2)數據將成為連接能源各業務鏈條關鍵資源

3)共享共生的生態平臺發展理念將成為共識

2.雙輪驅動模式的發展

1)常規性業務的“大數據+互聯網+移動終端“的智能作業模式

2)開拓性業務的“點狀+樹狀+網狀”的持續創業模式

3.業務模式精益化管理實施策略

1)促進傳統業務向智能化轉型升級

2)深化作業管理平臺信息樞紐功能

3)發展“點狀”創新對公司的增量價值

4)強化“樹狀”創新資源優化配置功能

5)探索“網狀”創新平臺化發展新模式

第六講:“生命體”班組團隊活力激發

1.團隊關系的趨勢分析

2.班組文化建設

1)家園文化

2)協同文化

3)共創文化

4)工匠文化

3.班組文化實施策略

1)樹立憂患意識

2)重視潛能挖掘

3)創新培養方式

第七講:“生命體”班組支撐保障

1.組織管理保障

1)重構班組類型與管理方式

2)優化內部市場化管理機制

2.數據技術保障

1)健全數據全過程管理體系

2)推進數據對班組開放共享

3.創新機制保障

1)班組創新團隊間的信息共享

2)搭建各類平臺支撐促進協同創新

4.企業文化保障

1)鼓勵形成特征差異化班組文化

2)文化建設與制度建設統一

5.激勵約束保障

1)優化考核分配激勵機制

2)建立內部退出轉崗機制

3)建立創新創業激勵機制

注:實際課程將根據不同授課需求,提取或增加相應的課程內容,以實現最佳培訓效果。


企業生產管理內訓班組建設技巧培訓課程班組建設方法培訓課程

聲明: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課程簡章、師資介紹等內容均為第三方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部分報媒/平媒內容轉載自網絡合作媒體),僅供學習參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
Processed in 1.312996 Second , 79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