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電話

研修課程

內訓

學位

首頁 > 企業內訓 > 生產管理內訓--精益生產管理、七大浪費與IE改善

生產管理內訓--精益生產管理、七大浪費與IE改善

發布時間:2022-06-13 點擊次數:323 來源:企業內訓

課程背景:

客戶的需求在急劇變化,新的行業也不斷有橫空出世,企業的挑戰將面臨日趨嚴峻。而最大的挑戰是技術的挑戰,是市場的挑戰,更在于企業管理方式的挑戰。

精益生產管理方式自日本豐田形成以來,不僅讓日本的企業傲視全球,更讓先進國家的企業引用受益,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家卓越制造企業沒有推行過精益生產的,而且大量企業已經將精益生產管理形成了企業內部的管理模式。

基于當前的經濟狀況及挑戰,精益管理的思想,方法、工具仍然是企業精細化管理,質量升級、成本控制、效率提升的有效法寶。

中國制造業要走出粗放式、高能耗的生產模式,實現綠色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走精益生產之路,必須向精益制造實踐的先行者學習。

課程收益:

?幫助企業找出平時沒有感覺到卻又存在的種種浪費與損耗

?幫助企業找出不知不覺中造成巨大浪費與損耗的根本原因

?幫助企業找出杜絕這些浪費與損耗最有效的根本對策

?將生產七大浪費與現場工業工程七大改善手法結合講解,一個拋出問題,一個解決問題。

授課對象:

生產高管,生產部經理(廠長)、工程師、工藝員、班組長

授課方式:

?知識技能講授+案例剖析+教學分享+要點提煉

?培訓方式:以學以致用,引導講授、案例研討、角色扮演、行動計劃、情境模擬等多樣化的方式綜合授課,啟發學員思考和掌握實用管理智慧。

?課程轉化:引導結合企業問題診斷思考,授課過程中引導出針對性解決措施,有效支持企業結合實際需求解決問題,促進學員用以致學,提升學習及應用技能。

課程時間:2天,6小時/天

課程工具:

?增值與非增值分析表

?五大目標梳理表

?精益生產七大浪費

?改動法18大要素

?防錯十大原理

?五五法提問技術

?ECRS原則

?抽查法計算方法

?雙手法七大原則課程模型:

課程大綱

第一講精益生產的價值思想

破冰研討:精益生產為什么產生在日本,而不在其他國家?

1.精益生產的概念和特點

2.精益生產的核心流程

3.浪費的概念

1)增值與不增值

2)必要與不必要

3)必要不增值與不必要不增值

4.精益生產五大目標

研討:怎樣才能創造價值,實現目標,從哪里開始?

第二講精益生產七大浪費

1.如何識別過程中的七大浪費

研討與解析:企業生產過程中有哪些浪費?

1)不良品浪費的產生及解析

2)過量生產浪費的產生及解析

3)過度加工浪費的產生及解析

4)動作浪費的產生及解析

5)庫存浪費的產生及解析

6)搬運浪費的產生及解析

7)等待浪費的產生及解析

8)管理浪費的產生及解析

2.如何有效的消除浪費,消除浪費的思路與方法

第三講精益改善的七大手法

1.改動法的實戰應用

1)改動法的四大原則

2)改動法的18個動素分析

案例:關于人體運用的方面的原則使用

案例:關于設備與工具設計的原則

案例:關于工作場所與環境布置的原則

2.防錯法的實戰運用

1)防錯法的理念與思路

2)防錯法的十大原理

案例:防錯法改善運用案例解析

3.五五法的實戰運用

1)五五法的內容與作用

2)五五法的提問技術

案例:五五法掌握技巧訓練

4.雙手法的實戰運用

1)雙手法改善的7大原則

5.人機法的實戰運用

1)人機法的用途

2)人機法的實施步驟

案例:人機法的改善的案例解析

6.流程法的實戰應用

1)流程法改善用途

2)流程法的一個不忘

3)流程法的四個原則

4)流程法的五個方面

案例:流程法的改善案例解析

7.抽查法的實戰應用

1)抽查法的應用范圍

2)抽查法的計算方法

案例:抽查法的案例解析

第四講精益改善的持續原則

1.長期理念是成功的基石

1)管理決策以長期理念為基礎,即使因此犧牲短期財務目標也在所不惜。

2.正確的流程方能產生優異成果

2)建立無間斷的操作流程以使問題浮現。

3)實施拉式生產制度以避免生產過剩。

4)使工作負荷水準穩定(生產均衡化),工作應該像龜兔賽跑中的烏龜一樣。

5)建立立即暫停以解決問題、從一開始就重視品質管理的文化。

6)工作的標準化是持續改進與授權員工的基礎。

7)運用視覺管理使問題無處隱藏。

8)使用可靠的、已經過充分測試的技術以協助員工及生產流程

3.發展員工與事業伙伴為組織創造價值

9)把徹底了解且擁護公司理念的員工培養成為領導者,使他們能教導其他員工。

10)培養與發展信奉公司理念的杰出人才與團隊。

11)重視事業伙伴與供貨商網絡,激勵并助其改進。

4.持續解決根本問題是企業不斷學習的驅動力

12)親臨現場查看以徹底了解情況(現地現物)

13)不急于作決策,以共識為基礎,徹底考慮所有可能的選擇,并快速執行決策。

14)通過不斷省思與持續改進以變成學習型組織。

注:課程內容根據實際需求進行增減調整,以達到最佳授課效果為目的。


企業生產管理內訓精益生產技巧培訓課程生產浪費改善培訓課程

聲明: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課程簡章、師資介紹等內容均為第三方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部分報媒/平媒內容轉載自網絡合作媒體),僅供學習參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
Processed in 1.261410 Second , 79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