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課程
第一部分:企業財稅重大差異協同管理的內涵和目標
1.協同管理的內涵(堅持“做賬是有風險的”理念)
2.協同管理目標(會計與稅務的協同管理就是要實現“不多繳稅”、“不早繳稅”和“合法合理納稅”)
3.不同會計準則下的財稅處理差異
4.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沒了,增值稅核算及賬務處理有新變化
5.營改增后合同簽訂注意事項
6.留抵發票與滯留發票的稅務風險
7.營改增后實務問題解答
第二部分:集團公司與各分子公司的涉稅籌劃
一、實行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
1.實行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抽逃資金的風險)
2.企業信息公示制度改革對多套報表的影響
3.注冊資本認繳制度賬務處理、涉稅事項(案例分析)
二、籌建活動中的賬務處理與稅務處理
1.注冊時就要考慮的稅收問題
2.子公司、分支機構的設立選擇
3.在關聯關系上的區別
4.分支機構的選擇
5.分公司與子公司的優劣分析
6.現行稅法下可以考慮設立如下子公司(實際案例分析)
第三部分:企業稅務管理及涉稅風險點
(實務中如何做好內部風險控制,規避稅務風險)
一、各種常見費用發票等涉稅問題分析
(一)管理費用核算技巧
1.業務招待費等涉稅問題分析
2.公司經常與客戶一起出差考察業務,客戶的一些機票等費用是否允許稅前扣除?
3.公司業務人員出差時,填列出差的誤餐補助一般都沒有發票,對于此項是否一定需要取得餐飲發票才可以列支?如果沒有餐飲發票,是否可以憑公司制定的規章制度填列報銷?
4.差旅費還是交際應酬費
5.會議費還是業務招待費
6.公司沒有自己的食堂,為解決職工的午餐問題,統一由某餐廳供餐,由公司統一結算,結算時餐廳開具的餐費發票,對于取得餐費發票如何處理呢?
7.福利費沒有合法憑證是否可以列支?
8.福利費不是什么費用都可以列支的
9.會議費稅前扣除要求
10.勞動保護費涉稅問題解析
(二)銷售費用核算技巧
1.廣告費用的稅前扣除條件
2.廣告費用的票據形式
第四部分:如何從報表看問題,識別稅務風險
一、從報表看問題
1.會計主管,管什么?
2.會計主管“票賬表全流程”10項核心能力
3.月底要向老板說清三件事
4.財務報告分析的基本方法
5.公司報表粉飾典型手段
6.財務分析:應收款=收入調節池
7.財務分析:其他應收款如何轉移資金
8.財務分析:收入要看質量
9.引起增值稅稅負率變動的因素
10.稅負率的計算
1)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負計算
2)增值稅稅負控制:82.35%
3)案例分析:某公司為2015新辦工業生產企業,預計2015年不含稅銷售額為40萬元的,經測算,公司當年購進的可抵扣進項稅的原材料等不含稅價格為30萬元。該公司會計核算制度健全,可按規定申請為一般納稅人,屆時,產品增值稅適用稅率為17%。問:該企業是否應該申請認定為一般納稅人?假如購進可抵扣進項稅材料不含稅價格為35萬元,又該如何處理?
4)案例分析:收入管控:打折、贈送還是返券
11.會計報表的財務分析
第五部分:借款的稅務處理(如何規避非法集資和高額借貸風險)
1.借款費用會計準則與稅法比較分析與納稅調整
2.借款費用(利息支出)的基本規定關聯企業借款利息稅前扣除的借款數量限制
3.企業向非金融企業及個人借款發生的利息支出,利率如何掌握?
4.關于如何提供“金融企業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情況說明”問題
5.出資未到位的利息的稅前扣除問題(認繳制下存在的實際問題)
6.支付利息應取得發票的問題
7.非金融企業接受關聯方債權性投資與其權益性投資的規定比例為2:1(案例)
8.關聯企業間業務往來發生借款壞賬損失如何扣除?
9.統借統還業務的相關處理
10.營改增下統借統還的增值稅處理
11.營改增,稅務規則變了,下屬經營企業要變,集團企業更要變
第六部分:所得稅稅前扣除疑難問題及匯算清繳實務操作
一、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
1.企業年終結賬前務必關注兩大事項
2.匯算清繳涉稅備案要引起重視
3.事后報送資料
巧用跨期發票,避免多繳稅
跨年度成本費用扣除應分三種情況妥善處理
4.匯算清繳資料的歸集與整理
5.常見的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有效憑證
6.稅前有效扣除憑證管理的特殊規定
7.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風險點提示
8.票流與“合同流、資金流和貨流”四流統一
9.與取得收入無關的支出
10.所得稅收入疑難問題關鍵管控點解析
11.企業所得稅預繳應注意的要點
12.不可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的8項支出
13.實際中,以下支出可以用白條和收據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二、實務問題解答:
1.人人有份的實物福利的稅務處理
2.企業租用個人私家車的財稅處理
3.為員工報銷的通訊費扣除問題
4.企業為員工支付的居民供暖費,是否可以作為職工福利費稅前扣除?
5.工資薪金的企業所得稅前扣除一定要足額繳納社保嗎?
6.公司食堂招待費,以前是在地稅開具其他服務費發票,收款方是本公司食堂;最近去開發票時,稅務機關說發票上收款人必須在當地稅務機關登記,而我公司收款人就是公司的職工食堂,不是獨立核算的,如何處理?
7.屠呦呦獲得的諾貝爾獎金要繳個人所得稅嗎?
8.企業發放以前拖欠的工資如何扣繳個人所得稅?
9.企業為職工支付的體檢費是否繳納個人所得稅?
10.未分配利潤轉增股本,股東和被投資公司涉及哪些稅費?
11.年底買卡開發票涉稅實務問題
12.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增值稅征收以及發票開具處理
第七部分財政性資金的稅收政策(實務中如何做到專款專用,如何享受不征稅政策)
(一)財政性補助資金的會計處理
1.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確認為遞延收益
2.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分別下列情況處理:
3.案例分析:
1)案例1:A公司2016年5月從政府獲得800萬元政府補助,專項用于補助未來企業所發生的費用支出,該項補助符合不征稅收入條件。假設2016年該企業花費300萬元用于政府指定用途,企業如何做相關賬務處理?
2)案例2:A公司2016年2月從政府獲得800萬元政府補助,專項用于補助未來企業的資本性支出,該項補助符合不征稅收入條件。假設2016年全部將資金用于指定用途,用于構建固定資產,該固定資產從2016年12月開始投入使用,折舊年限10年,不保留殘值。企業如何處理?
(二)不征稅收入的稅務處理
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財政性資金、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51號)
2.《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70號)
3.不征稅收入用于支出形成的費用資產的稅務處理(案例)
第八部分:工資薪金及福利費的處理
1、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內容
2、勞務派遣工的核算
3、關于工資薪金總額的問題:不包括五險一金
4、企業跨年度工資支付的稅務處理
5、未申報個稅也未繳納社保的工資薪金是否可以計入“應付職工薪酬”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6、大學生的實習工資和見習補貼的稅務處理
7、返聘離、退休人員報酬的稅務處理
8、可以作為工資薪金支出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的福利性補貼
9、薪酬分配
1)薪酬如何分配?
2)個人負擔稅款的計稅方法?公司負擔稅款的計稅方法?(案例分析)
3)按企業所得稅相關規定,企業為員工負擔的個稅不得稅前扣除,你是否有好的解決方法?(案例分析)
4)一套人馬,幾塊牌子:工資個稅如何扣?(案例分析)
5)全年一次性獎金和其他獎金要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6)季節工、臨時工、實習生、返聘離退休人員、勞務派遣工工資的會計與稅法差異及調整
7)因工作需要,母公司向其子公司派遣員工,母子公司均向派遣員工支付工資薪金,員工與母公司簽訂勞動合同,沒有與子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其子公司支付的工資薪金如何扣除?
8)企業發生勞務派遣人員工資薪金時,稅前扣除憑證有哪些?
9)全年一次性獎金和其他獎金要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第九部分納稅評估及稅務稽查實務
1.金稅三期的功能
2.金稅三期中對于財務報表數據預警
3.稅務總局下發增值稅風險疑點
4.稅務局的檢查方法
5.《關于推廣隨機抽查規范事中事后監管的通知》(國辦發〔2015〕58號)
6.關于發布《納稅信用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40號
7.什么是納稅評估?
8.什么是稅務稽查?(如何應對?實際案例分析)
9.稅務檢查環節
10.稅務機關通過哪些途徑確定被查對象?
11.稅務機關如何對電子數據進行取證?
12.企業自身哪些行為會帶來涉稅風險?
13.因逃避繳納稅款違法行為帶來的涉稅風險
14.稽查可以拷貝我電腦里的資料嗎?
15.稽查有權利抱走我的電腦嗎?
16.年終結賬時財務需要重點關注的報表問題與財務處理技巧(通過案例分析風險)
17.積極配合稽查有利于防控稅務風險(案例分析)
18.哪些因素會引起稅務稽查?
19.為什么一查賬,你就有問題?這三大方面要重視
20.2017年稅務稽查的10個重點方向
21.不想被稅務局稽查?財稅人2017年要做好這7件事
22.大數據時代,以后買發票可能死路一條
23.稅務稽查六個切入點
24.稅務部門會從企業申報的財務報表中關注哪些情況
25.如何寫納稅自查評估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