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電話

研修課程

內訓

學位

首頁 > 北大總裁班 > 北京大學藝術創意與文旅融合高級研修班(第3期)

北京大學藝術創意與文旅融合高級研修班(第3期)

發布時間:2023-05-26 點擊次數:395 來源:北大總裁班

研修背景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新年伊始文旅行業迅速回暖,熱門城市出現“爆棚式”增長,體現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當前以內循環為主,旅游消費迅速升級的大背景下,市場對有內容、有深度、有體驗的文旅融合產品具有迫切的需求。因此,以文旅融合發展為抓手,持續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將是當前及未來旅游工作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之一。

當前,文化和旅游產業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發展從量向質轉變的一個縮影,文旅融合處于新的歷史發展期,通過文旅融合促進全域旅游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文化旅游業如何將創意設計、演出、音樂、美術、手工藝、數字文化等產業深度融合,實現文化藝術資源的創意開發,在景區、城市、鄉村三個主要場景中,調整優化旅游產業結構,積極構建新的產業體系,打造新的業務增長點,賦予旅游行業新的生產力和生命力,適應新需求的提質升級,不斷契合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追求和新向往。

本項目課程融匯北京大學二十余年文化產業研究的探索和積淀,依托北大深厚的人文底蘊與多學科交融環境,結合當代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尤其是文化旅游業的發展趨勢與需要,旨在為文旅行業培養具備較高藝術審美、創意賦能、商業創新、品牌營銷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授課語言



漢語

學費標準



繳納學費:58000元/人。培訓期間食宿及考察門票等費用由學院統一安排,費用自理。

招生對象



旅游景區、主題公園、文旅演藝、文旅科技、文創設計、活動展陳、鄉村創生、數字新媒體等行業文化和旅游企業高層管理者、項目操盤手;

尋求企業創新發展或者轉型升級的企業家、投資機構負責人及高層管理人員;

服務于文化和旅游項目的相關企業高層管理人員;

課程設置



課程模塊分別針對文化創意和旅游產業從業者所需具備的四種能力:審美能力、創意能力、經營能力、營銷能力,針景區運營、城市更新、鄉村振興等三個主要場景的文化資源活化與產品創新設計展開相關教學,并通過實踐項目考察與策劃,培養學員的整體能力。

教學形式包括課堂講授,專題沙龍,游學考察等多種形式。

模塊1:藝術審美與文化傳承

文化藝術是文化和旅游產業的根基與靈魂。沒有豐富的文化藝術基礎,產業的發展將成為空中樓閣。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現代消費文化劇烈沖擊著傳統價值體系,但并不意味著傳統文化藝術價值已經失去了關注,相反,越來越多的人渴望從傳統文化藝術當中汲取力量。本模塊旨在梳理藝術文化的內在價值,發掘長期歷史發展中的寶貴文化價值,為文化和旅游產業的創意開發提供不竭的精神源動力。

中國傳統藝術的核心價值

中華美學精神的當代傳承

中國繪畫精神與現代城市人的審美訴求

中國傳統園林的意境美學與啟示

公共藝術與城市空間營造

文化遺產資源活化與中國文化復興

模塊2:創意賦能與文化創新

創意是溝通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橋梁。盡管文化藝術由于其歷史環境和時代觀念存在著與當代社會的觀念偏差,但通過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意,就能夠讓傳統藝術文化中的寶貴精神價值煥發新生。本模塊旨在介紹文化和旅游融合背景下,創意開發的途徑方法,展現出將文化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必要途徑,從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

創意旅游:文旅融合的協同共生

創意賦能:文化資源的正向創造及產品設計

文化IP:文化資源開發的轉化模式

故事驅動:文化原型與體驗價值提升

藝術介入:文旅融合的價值邏輯與行動邏輯

公共空間:創意空間的場景驅動

模塊3:文化經營與商業創新

產業化的運作為創意轉化的持續生發提供必要保證,只有將原本偶然的文化創意進行合理引導和系統培育,才能使得文化和旅游產業真正成為國家發展支柱型產業。文化經營,就是從產業經濟的視角出發,將全新的產業形態加以規范化,從而推動其實現更好發展、形成規模效應。本模塊旨在介紹文旅產業企業化運營的方法途徑,催化文化價值資源的創意開發,從而極大豐富文化產品供給,更好地服務于當代社會消費者的旺盛需求。

文旅夜游與旅游演藝的場景提升

鄉村振興與地方創生的創意實踐

文旅企業家的創意戰略與創新基因

文旅企業的管理哲學與戰略決策

文旅企業的投資模式與融資路徑

文旅融合經典案例推演與分析

模塊4:數字科技與品牌營銷

5G、VR、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推動人類進入智媒時代,抖音、快手、嗶哩嗶哩等互聯網創意內容在數字生活空間中為用戶搭建不同的消費、互動、體驗、品牌場景,使得用戶在場景中感知并主動傳播品牌精神,成為當下運營新思路。本模塊旨在充分運用文化新科技,探討文旅融合中的品牌商業授權與數字化營銷的模式,為從業者在制定文化傳播策略和品牌場景建設提供必要支持。

資源活化與文旅科技的發展契機

文旅融合的人文品牌與場景建構

文旅融合的商業授權與創意營銷

技術演進視野下的藝術生產與傳播

互聯網創意內容與數字化營銷

人工智能與藝術

模塊5:前沿探索與文旅現場

文化和旅游產業的發展瞬息萬變,每一個企業與項目都時刻面臨著無限的機遇與挑戰,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最終存活的,都有其值得學習借鑒之處。本模塊旨在調研學習當今文旅產業發展中的優秀企業與項目、通過深入了解其發展歷程、得失經驗,為未來的實務奠定堅實基礎。

師資介紹



彭鋒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育部高等學校藝術學理論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

陳少峰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文化產業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吳必虎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城環學院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

向勇  北京大學社會科學部副部長、藝術學院教授、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

唐金楠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

馬思偉  北京大學計算機學院黨委副書記、教授

丁寧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李松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翁劍青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白巍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鄭巖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祝帥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研究員、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圖書館副館長

李溪  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研究員

鄧麗麗  北京大學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數字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

鈕沭聯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研究員

劉結成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研究員

陸定邦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特聘教授

渠巖  廣東工業大學城鄉藝術建設研究所所長

左靖  安徽大學副教授、策展人

學習時間


2023年9月21日-2025年1月31日,每月集中一個周五、六、日上課3天,共30天,240學時。

證書頒發



修完規定課程,經考核合格,頒發“北京大學藝術創意與文旅融合高級研修班”結業證書,證書統一編號,可在北京大學繼續教育部網站查詢。



北京大學研修班北京大學藝術創意與文旅融合高級研修班藝術創意研修班

聲明: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課程簡章、師資介紹等內容均為第三方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部分報媒/平媒內容轉載自網絡合作媒體),僅供學習參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
Processed in 1.216361 Second , 80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