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課程
?
企業會計是指為了實現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對企業經濟活動進行核算和反映,提供財務信息和報告的一種會計方法和體系。它是企業內部控制的基礎,對企業在決策、資金運作、經營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導和監督作用。
財務會計主要關注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以向內外部利益相關者提供財務報告為主要目標;而管理會計則主要為企業內部管理提供指導,輔助企業管理者做出決策。
1.會計實體假設:將企業作為獨立的、獨立財務報告的實體。
2.貨幣計量假設:只記錄與貨幣有關的經濟業務。
3.會計期間假設:將企業的經濟活動劃分為一定的時間段進行核算和報告。
4.歷史成本原則:財務報告中的資產和負債應使用取得時的成本進行計量。
1.實體計量原則:企業與業主是分開的,應分開計量。
2.持續經營原則:企業應按照持續經營的前提進行核算和報告。
3.貨幣計量原則:以貨幣作為計量尺度進行核算。
4.會計核算期間原則:將企業的經濟活動劃分為一定的時間段進行核算和報告。
1.會計科目:根據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劃分的分類項目。
2.會計憑證:記錄和證明企業經濟活動的憑證。
3.賬簿:按照會計科目和會計期間進行核算和匯總的記錄簿。
4.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等,用來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的報告。
會計核算流程包括:經濟業務發生、會計憑證的填制、原始憑證的整理和歸檔、會計賬簿的登記和匯總、期末調整和結轉、編制財務報表。
1.提供決策依據:企業會計信息可以幫助企業管理者做出合理的決策。
2.提供監控手段:企業會計可以監控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措施。
3.支持外部交流:企業會計報表是企業與外部利益相關者交流的重要工具。
1.數字化:企業會計趨向于數字化,采用電子化的會計軟件進行核算和報告。
2.信息化:企業會計信息的處理和使用方式將更加依賴于信息技術的支持。
3.國際化:企業會計逐漸趨向于國際規范,以適應全球化的經濟環境。
4.綜合化:會計不再僅僅是簡單的核算和報告,而是與企業的戰略、風險管理等綜合為一體。
免責申明:
本文來自源互聯網,僅供閱讀,如有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刪除。
未能查詢到您想要的產品
未能查詢到您想要的文章